第九百七十一章 陈敬云的建国野望(2 / 4)

只是说不配属大厚度的装甲带,并不是说一点防护能力都没有。

采用钢板船体的话,其防护能力也是相当不错的,一定距离上也具备对原始榴弹,中小口径滑膛实心炮弹的防护能力。

所以海军最终采用了建造钢板船体的近海巡逻舰,这也就是今年,也就是承顺四十三年刚下水服役的安林级巡逻舰,满载排水量增加到五百五十吨,装备了一门一百毫米的舰炮,以及两门七十五毫米副炮,使用新式的四十毫米副炮以及搭配了多挺的11毫米四二重机枪。

其中的四十毫米副炮,也是海军里新一代用于取代之前三十五毫米副炮的舰载火炮,之前的三十五毫米副炮因为炮弹口径太小,威力不足,而且因为炮弹太小,技术也有限,导致这种炮弹经常出现问题出现哑弹的情况。

海军干脆把这玩意的口径提升到四十毫米,这样搞出来后就好用多了。

后续为了降低成本,加强通用性,干脆用四十毫米舰炮又取代了之前的五十五毫米舰炮,用一种四十毫米副炮取代五十五毫米以及三十五毫米两种舰炮。

往后的副炮搭配就是七十五毫米以及四十毫米,再来个大口径的11毫米重机枪,由此形成中近火力搭配。

安林级巡逻舰虽然只是个近海巡逻舰,位于大楚帝国海军生态链的低端,但是依旧遵循了海军最新的设计理念,采用钢板船壳,三胀式蒸汽机,新型的四十毫米舰炮以及11毫米的四二重机枪。

只不过这种巡逻舰今年刚开始建造服役,加上前线也没有过于急迫的需求,因此该级舰预计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会在本土海域持续进行测试,一两年内都不太可能看见这种战舰出现在海外执行作战任务的。

如今在海外地区的近海巡逻,威慑等作战任务,还是得通安级巡逻舰来。

就和希尔号巡逻舰一样,平日里没啥事就在西非的海岸线上瞎转悠……严防打击可能出现的各种海盗船只,为过往的商船提供护航,并随时观察周边海域里的那些土著的情况,为附近海岸线的各大楚帝国的殖民地据点,比如黄金海岸加纳的大楚帝国殖民据点提供支援等等。

总之没啥事就在附近一带瞎转悠,执勤的同时也算是日常出海训练。

这也是为什么卡拉港出现情况之后,希尔号巡逻舰能够这么快赶到的缘故……它们倒不是得到消息后专门跑过来的,而是本来沿着固定的航线由南往北航行,路过这里的时候刚好发现卡拉港正在爆发战斗。

这地方也不是大楚帝国的实际控制区,本来有什么战斗爆发的话,比如什么土著内战的话楚国人一般也不管的。

但是希尔号上的瞭望兵,却是发现了卡拉港里还有一艘民用的蒸汽运输船,这既然有楚国人的船只在,而且听这枪炮声也比较激烈,希尔号上的海军指挥官担心是楚国人和当地土著起了冲突。

当即就命令船只进入了港湾,准备对当地土著进行威慑,增援当地的楚国人……

嗯,这也是大楚帝国海军在海外各地经常干的事,那就是给海外的楚国人,尤其是在非控制区里活动的楚国人们提供最直接的直接:舰炮!

这年头要给海外的楚国人支持,各种嘴巴上说的都没用,人家土著都不一定能听懂……只能是用最简单,最直接的舰炮支持,才能让海外的楚国人感到心安,让土著人感到恐惧。

至于说引发冲突的对错,谁有理谁没理之类,这些都不重要,执行威慑和支援侨民任务的大楚帝国海军将士,从不考虑这些问题。

真要考虑了……那也没办法做事了。

跑到海外,尤其是去那些土著控制区里活动的楚国人,难不成你还指望他们是老好人不成,就算是规规矩矩做生意的,那也都是一个个带着枪炮的……

这都是规矩人,不规矩的就更不好说出来了。

毕竟楚国人是体面人,一些不太好的事也没必要说出来,大家知道就行。

所以遇到楚国人在海外和土著起冲突,不用考虑那么多的,直接把舰炮亮出来,必要时候直接炮轰就对了。

要不然,你以为大楚帝国的这么多海外殖民地怎么来的……

除了官方的大规模扩张行动,其实很多都是楚国人跑到土著地方去做生意抢地盘,然后大楚帝国的官方正规军就跟着过去了……没多久,殖民地就弄起来了。

大楚帝国在海外驻防的军队,其中一项重要任务,其实就是给那些在海外开拓的商人们保驾护航,充当他们的底气所在。

这一次希尔号来卡拉港也是抱着这样的心态来。

这楚国人跑到当地和土著人干起来了,甭管原因是什么,希尔号都将会坚定的站在楚国人的这一边,为他们提供坚实的武力支持。

只是希尔号上的海军将士们,也没有想到,这伙楚国人不仅仅要玩普通的殖民,而且还打算称王建国啊。

这种事以前听说过,但是他们还真没遇上过,一时间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