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1章 计将安出(1 / 2)

几位教习的伤势显然没有他们所汇报的那样重,他们被安排在国子监中的院落里,彼此躺在床榻上,盖着薄薄的褥子,满面红光眉飞色舞的说着什么。

“想在半年之内,将百家典籍誊抄百遍,难,难,难!”纵横家的教习冲着老友说。

名家的教习也是叹了一口气,“今日我们确实有些过分了,不过即使是大夏所有的刀笔吏都参与誊抄典籍,最少也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。”

纵横家的教习,名为周元,已经入大夏朝五年有余,他叹了一口气,“誊抄典籍之事倒也无碍,只是儒家在国子监一手遮天,却不是我等想要看到的。”

名家张悦闻言也是沉默了下来。

诸子百家当中,儒家的儒首,大儒,纷纷成为了国子监的祭酒和主事,而其他的百家博士最多也只是个教习而已,虽然儒家势大,但多少心中还是有些不服气的。

今日这争抢刀笔吏之事,只是引爆了这个矛盾的冲突。

“孔儒首作为国子监祭酒,我等没话讲,可那淳于贞,当真不为人子也,不就是教授了太子殿下么,凭什么什么都不做就能成为国子监主事?”周元忿忿而言。

他抬了一下胳膊,龇牙咧嘴的。

在淳于贞老拳落下来之时,他下意识抬手挡了一下,接过自己的小臂竟是肿胀难耐,酸软无力起来。

这样一来的话,誊抄典籍又要耽误许多时日。

房门轰然洞开,新鲜的空气如清水般灌了进来。

陈秋一进门便捂了捂鼻子,“好浓重的药味啊。”

说着,他将这房间内的窗子全部打开。

“两位教习,养伤还要多通风才是,有助于伤势的康复。”

“陛下!”周元和张悦大惊失色。

他们的伤势并不严重,之所以窝在房间里,只不过是想要装的严重一些,让淳于贞服软而已。

没想到却是因此引来了皇帝,这是他们不想看到的。

国子监中的事情,说到底,还是诸子百家之间的恩怨,皇帝的插手让他们始料未及。

二人惊坐起来,慌忙间就要行礼。

周元伤到了胳膊,艰难的抬起手来,强忍着肿胀的酸痛,就要拱手。

陈秋上前几步,将两位教习按在床榻上。

“两位教习,你二人有伤在身,不必见礼。”他笑眯眯的说。

随后,他朝着门外喊了一声,“淳主事,还不进来?”

在二人诧异的目光下,淳于贞走了进来,他施施然对着二人躬身行礼,“二位教习,贞有错,身为孔圣弟子,口出狂言对两位教习大打出手,请二位责罚。”

他很谦卑,九十度弯腰,神色坦然的确是个请罪的模样。

周元和张悦面面相觑,不知道对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。

陈秋微笑着说:“二位教习,淳主事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,还请两位原谅他吧,国子监不仅仅是需要儒家的大儒,更是需要如周教习,张教习这样的人才啊。”

他说的情真意切,发自肺腑。

在他看来,这国子监并不单单是一座最高学府那样简单,将来会有无数的人才涌现。

孔乙己为祭酒,可以镇得住天下的读书人,而诸子百家的各种学问,也是大夏所需要的。

这些人,才是陈秋最看重的人才。

诸子百家掌握着这个时代最巅峰的知识,儒墨道三家甚至都已经到了哲学的程度,纵横家纵横之术举世闻名,名家一张巧嘴辨天下。

张悦在早年间,跟其他学派的人辩驳思想和理念,每每总能找到出其不意之处而胜之,在大多数人眼中,名家擅长诡辩,但是在陈秋看来,这诡辩之术,恰恰就代表着机变。

要知道,在辩论之时,可是没有什么能够让人慢慢的寻找破绽的,要在极短的时间里,找到对方话语中的漏洞然后抓住机会,进行辩驳。

诸子百家,他一个都不想放过。

可现在的国子监,只是一个框架而已,若非是为了纸张,这些百家学说的博士大多都不会归入大夏。

陈秋可不管他们是否是真心实意,只要来了国子监,就别想着溜走,想走可以,把知识留下!

他手中可用的人才太少了,天下的读书人也太少了。

要不然的话,他也不至于让刘丰四处寻访那些适龄的读书种子。

不仅如此,国子监的成立,还让诸多贵族和王公大臣们感受到了危险。

知识这东西,在历史上的数千年时间里,都被最上层的贵族所把持着,他们为了地位的稳固,当然不会希望知识广传天下。

朝中的大臣已经不止一次的上书,想要取缔国子监,但所有的奏疏都被陈秋留中不发。

国子监,乃是他强国的大事,岂容他人指手画脚?

教育普及并非是一朝一夕之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