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5章 农家弟子(1 / 2)

一位朴素的中年人从村民中越众而出,向着公输诀行了一个礼。

“农家徐闻。”

公输诀见到他行礼的手势,顿时严肃的回礼。“墨家公输诀。”

陈秋在听到农家二字的时候,双眼骤然散发出精光。

没想到,只是来看一眼推行新磨之事,能够遇到农家弟子。

农家弟子在诸子百家当中,是最为低调的。

二十多年前,农家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,整个农家分崩离析,差点学派都消失了。

那一代的农家败于儒家之手,令弟子蛰伏,帮扶百姓农事。

诸子百家当中,大部分的学派,陈秋都知道下落,唯有农家却像是消失了一样。

他知道,农家是回归了田园,重新归于农人百姓,一心研究农事,再也不会参与朝政,宣扬自己的学说。

但是对于农家,他是极为重视的,其重视程度犹在儒法道三家之上!

儒法道固然能够稳固朝堂,但是对于百姓而言,农家才是最重要的学派。

他们日复一日的研究,如何能够种出更多的粮食,什么样的地,适合种什么样的粮食,怎样种收获能够提高几分,这些都在他们的研究之列。

而且,农家重农的思想,暗合陈秋的想法。

农业生产对于国朝的影响是极大的。

作为农业大国,税赋超过八成都是农税,农业生产,在一定程度上就代表了国力。

通俗来讲,农业正是为国朝服务的,重视农民,可以增加统治者的威望,重视农民,可以维护社会的平安稳定,重视农民,可以保证国力的不断增强。

所以,农民才是国朝统治的根本。

陈秋对此深以为然,没有百姓,他去给谁做皇帝?

所以他对农业无比的重视,分别拿出了曲辕犁和石磨,但是还远远不够。

他所记得的农具并不太多,而且还有不少疏漏的地方。

墨家对于农具的研究并不透彻,他们更擅长机巧,擅长攻城守城的器具。

陈秋对于农家弟子的渴望远远超过于其他的学派,只是遍寻天下,也没有找到几位农家弟子,其中两位还在水泽乡造反,这让他一时之间也麻了口。

徐闻和公输诀见礼之后,他便指着那石磨问道:“公输兄,此物可是通过石磨改良而来?看起来轻便了许多,在下代天下农人,谢过墨家。”

公输诀点点头,“此物确实是由石磨改良而来。”

他随即露出一抹苦笑,连连摆手,“不过却是当不得徐兄这个谢字,因为此磨不是出自墨家弟子之手。”

“什么?”徐闻大为惊奇,“公输家机巧举世闻名,也只有公输家才能想到如此精妙的手段,来带动石磨的运转,难不成是出自哪位大才?徐某可能一见?”

公输诀尴尬的笑了一下,“此人……恐怕徐兄相见而无法见到,这石磨乃是出自于当今陛下之手,我父,墨家巨子公输木亲手从陛下手中接过这石磨的制作之法。”

“未曾想,公输兄还是墨家巨子之子。”徐闻拱了拱手,“这石磨竟是出自于那暴君之手吗?怎会如此?”

此言一出,公输诀脸色瞬间大变,“徐兄慎言!此等话不可再说,我墨家已然归入大夏,徐兄是在说我父识人不明吗?”

徐闻顿时惊愕,他还不知道百家归夏的消息,但看到公输诀那严肃的表情,瞬间就明白他不可能说谎,墨家真的为大夏所用了!

“怎么会?”徐闻失神。

墨家的先祖,乃是宋国之人,其制作守城器械的本领比之公输家的先祖还要高明,公输家虽是现在的墨家巨子,但据公输木本人所说只是代任,并不会干预墨家之事,但即使是代任,也吸引了众多的墨家弟子投效,可以说如今的公输一脉,即便是在墨家弟子当中也有着莫大的影响力。

在这个法家与儒家争鸣的时代,唯有墨家能够跟其他两家抗衡,甚至不落下风。

墨家的先祖,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,天志明鬼等一系列的观点,以兼爱为核心,以节用,尚贤为支点,创立了一整套的墨家学问,即使是在这个法儒相争的时代,也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。

墨家的影响之大,丝毫不比儒家要弱,甚至有着非儒即墨的说法。

可是就是这么一个大学派,竟然选择归夏,这让徐闻很不理解。

当然,这其中一定与公输木有着莫大的关系。

随即他便皱着眉说:“公输兄,可是遭遇迫害?”

在他看来,公输家一定是受到了暴君的强迫,才会宣布让墨家归入大夏。

陈秋在一边气的吹胡子瞪眼,他是那样的人吗?他只不过是用纸张作为筹码说服了公输木而已,迫害无辜之人这种事他还做不出来!

公输诀哭笑不得,“徐兄多虑了,我等不曾受过迫害,反而对陛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