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一章(1 / 1)

黄大脑袋乐颠颠的跑来了,拿出一打子钱来。

“晓光,货全出手了,这是货款,你点点看错了没有?”

“行,这我还信不过吗?数啥!”晓光说着把钱递给了小文。

小文接过去,大概数一下,又拿出一百元,递给黄大脑袋。

“老弟,这阵子辛苦了!姐给你拿点钱买几瓶酒喝!”小文亲热地说。

黄大脑袋不接,嘴里客气着。

“姐,你客气啥,我和晓光啥关系啊,光腚娃娃的交情!”

“这钱你必须拿着,要不就是嫌姐给的少。”小文佯装生气。

晓光拿过钱,一把塞进黄大脑袋口袋里。

“叫你拿,你就拿,明天请我喝酒。”

“那,……那啥,姐,我先收着。另外,我站前商店那个同学问咱还有多少货,他想过来和姐谈谈。”

黄大脑袋也不假模假式了。

黄大脑袋说那个同学,晓光也认识,姓沈,叫沈明,小学一个年级的同学。

人长得虎头虎脑的,不太愿意说话,学习成绩不太好,初中没读完就出来做生意了。

沈明小时候家境比较殷实,大家都没肉吃,他家里隔三差五的可以吃顿肉,因为老爹是政府招待所的一级厨师,有点先天优势的。

老话说的好,荒旱三年,饿不死厨子。

刚允许个体经商,他家就第一个领了营业执照。

家里房子靠路边,把窗户上贴个“为民小卖部”,就油盐酱醋,铅笔橡皮的开始做生意。

小学毕业后,晓光初中就跟沈明不是一个学校,大家来往少了。

黄大脑袋跟他是邻居,初中一个班,反倒经常混在一起。

读初中时,晓光有一次放暑假见过沈明,推着自行车,后座驮着冰棍,沿街叫卖,顶着烈日,满脸油汗。

晓光那时就挺佩服,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。

约好时间,黄大脑袋和沈明一起过来了,和晓光大家都是同学,一见面亲热的不得了。

介绍给小文和武姐认识,大家把生意上的事儿商量了一下。沈明表示,只要有货源,电子表,录音带,他全要了,小城的销售他包了。本钱不够他也可以出点,但价格上要多便宜点给他。

送走黄大脑袋和沈明,小文,武姐,晓光三个人商量了一下,觉得这样做也不错,自己只要做好服装这一块儿就行了,电子表,录音带交给别人做,赚点差价就行了。也多交个朋友,生意场上大家也互相有个照应。

决定完了,小文让晓光赶紧去和沈明说好,另外给老黑打钱,让老黑帮忙发货。

老黑接到晓光的电报,挺高兴的,帮朋友做生意有点新鲜感,可不像读书那么枯燥。考虑到一个人肩抗背拉的太辛苦,老黑又叫同宿舍一湖北同学帮忙。

湖北同学叫熊二强,浓厚的眉毛,挺像当年副统帅的眉毛。

皮肤白白的,身高一米六九,对外宣称一米七。

他出生在湖北一个山清水秀的小村庄。那地方出了不少名人,最出名的是一千多年前,有个小和尚老是念叨什么‘’菩提不是树,明镜不是台‘’,后来弄个衣钵传人。

老和尚的几句偈语影响了无数人,每当人生过得不顺时,便有人拿出来念叨念叨。

熊二强长得胖胖的,两道长长的眉毛,颇具佛相,但奈何六根不净,喜欢拉二胡。

广州天气酷热,男同学们在宿舍里除了条三角裤维护下基本的廉耻,浑身上下再无寸缕。

吃完晚饭,熊二强有时拿个小板凳,翘着两条大白腿,“吱吱呀呀”地拉二胡,拉的是一个肝肠寸断。听的同学们半夜睡觉都能哭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