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三十二章 孤不信命(3 / 4)

家兄朱由校 北城二千 3264 字 2023-02-28

皇皇的回应毕自严的担忧,并且说道:

“从百姓手中收了这么多赋税,难不成要用于享乐?亦或者穷兵黩武?”

“取之于民,用之于民才是经世之道。”

朱由检不相信大明朝上亿人挤不出这点银子。

北宋朝廷天禧年间不过三千多万百姓,结果仅仅商税和专卖就能收到两千一百多万贯。

大明天启年间的百姓是北宋天禧年间百姓的数倍,即便赋税折半,也远远不止眼下收上来的两千多万两现银。

收上来那么多银子,那么多粮食,朱由检可不是为了自己享福才收的。

这么多的银子和粮食,必须做到取之于民、用之于民。

边事开疆拓土,内政普及官学、以工代赈,迁民实边,发放田亩,缓解土地兼并……

朱由检收的赋税,是要用在这些上面的。

因此、在告诉了毕自严不用担心没有银子后,他便果决道:

“一京三府四省从即日起开始放出消息,户部拨银子,工部着手修葺各地官学,明岁九月初一,各地开始招学,十月初一一京三府四省的官学学子开始入学。”

“下官领命……”毕自严无奈的在心底叹了一口气,只能应下。

相比较他的悲观,朱由检反而没有任何压力。

人口剧增导致的土地数量不足,这对于其他王朝或许是弊端,但对于他来说不是。

大明只要解决了赋税问题,以他的制度,足以成为除汉唐外,第三强亡的大一统王朝。

腐败遏制不住就换人,只要有千百万学子,朱由检就不信还找不出几十万能臣干吏。

扶持北方来对抗南方,最后瓦解南方的官学和私学,接管南方官学私学,那士绅话语权也就被朱由检掘了大半。

不过这依旧处于政治上的手段,他眼下需要处理的,还是陕西的事情。

“眼下陕西灾民数量可清查出来了?”

朱由检对孙传庭询问,而孙传庭也回禀道:

“眼下庆阳府、平凉府、延安府、朔方府、宁夏府的灾民和黄册,已经在拱卫营的清点下算出,田亩也借机丈量查出。”

“只有西安府、凤翔府、汉中府、巩昌府、临洮府还没开始着手……”

“不过以陕北五府的清查情况来看,陕南五府的人口约在四百万左右,合计人口数约在八百万不到。”

“陕南五府的百姓尚且还有一些钱粮,但陕北五府已经不堪重负,三百八十二万人中,除了朔方府和宁夏府百姓尚有钱粮,其余三府近一百九十三万余人可以说人尽灾民。”

孙传庭的话,让朱由检松了一口气。

延安三府两百万不到的灾民,大明朝还是可以应对的,不说别的,就这次抄家所得的近八百万石米麦,就足够让这二百万人吃一年饱饭。

如果不是朱由检在天启五年开始迁移百姓前往朔方、河套等地,恐怕灾民的数量会翻上一倍。

“庆阳、平凉、延安三府的灾民,组织向河西迁移,迁移者发粮票十二石,农具衣物。”

“不愿意迁移的人,先发粮票六石,黄河雇工的差事也可以先干着。”

“另外陕南百姓可以组织迁往川东的潼川、保宁、顺宁、重庆四府。”

“至于山西和河南的灾民,能迁移辽东则辽东,不能则河西。”

朱由检交代了一下孙传庭,便对毕自严道:

“查抄的黄金送入京城暂存,白银调给皇店,由皇店从四川、湖广、江西、南直隶等地筹买粮食。”

“三省的官仓还有多少粮食?”

“约一千余万石,各级贪官污吏变卖大半,另外五省的官仓经过调查尚有一千余万石,估计是没来得及贪墨太多……”毕自严作揖回应,让朱由检皱眉不已。

朝廷发了四千多万石来赈灾,结果灾民一粒米没吃到,粮食就被变卖了大半,还有七百多万被他们存了起来。

要是没有刘四等人起义,杀死贪官韩潮,这四千多万石粮食恐怕只有不到一成能送到百姓面前。

“算上抄家所获,八省粮食一共多少,够灾民吃多久?”

朱由检继续询问,而毕自严胸中早有腹稿,条理的回答道:

“八省发下来的赈灾粮,一共还有二千九百三十万余石,除去渭北的灾民需要直接发粮以外,其他地方的赈灾粮,依旧能以常平仓来平抑当地粮价。”

“传令,各地粮价不得高于五百文。”朱由检皱眉下令,也不顾当初七百文的话了。

或许是他看出来了,他敢定七百文,官吏就敢和粮食一起把粮食抬到六百九十九文,他定五百文,官商勾结之下就敢把粮价抬到四百九十九文。

这群人的底线,比他和毕自严想的还要低。

指望他们良心发现,倒不如指望大旱消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