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10鳌山灯会偶遇(3 / 3)

皇帝和大臣之间还是很随意的。

虽然皇帝掌握着生杀大权,但是不管是宋朝皇帝还是明朝皇帝,一般都会选择用比较宽容的态度对待大臣。

魏广德很快也回过神来,现在是大明朝,他们这些大臣也不是皇帝的奴才。

随即魏广德重新抬起刚刚放下的手,冲着裕王殿下拱手行礼。

很快,裕王府的人就挤到了魏家人旁边站定,裕王府的女卷都和徐江兰一样,兴致勃勃看着鳌山上翩翩起舞的宫娥,也只有女人们每年都会对鳌山灯会感兴趣,对于男人们来说也就那么回事儿。

在京城,可是有教司坊存在,像魏广德这样的官员聚会饮宴自然少不了教司坊的歌舞伎助兴。

不过裕王站在护卫中没有动,假装饶有兴趣的看着鳌山上的盛况,而他身旁的高拱已经挤出裕王府人群钻进了魏家这边来。

魏家的护卫看高拱倒是眼熟,也没有阻拦。

高拱在魏广德回京后也去串过几次门,很多护卫虽然不认识他是谁,但也知道他是来过家里的,所以很痛快的让出一条通道来。

“高大人,雅兴很高。”

魏广德看见高拱过来,手里还提着两盏花灯,于是打趣道。

“这是王府匠人制作的彩灯,我专门拿过来送给广德......善贷的。”

高拱笑着说道,说话间走近,顺手把手里的彩灯递给了魏广德。

在大明朝,元宵节又称“上元节”、“元夕”或“灯节”,除了吃汤圆的习俗之外,最重要的活动便是观花灯,即所谓正月十五闹花灯。

史载,明太祖朱元章建都应天后,为庆贺当年的元宵节,他招徕天下富商,放灯10日。

当时的南京城内盛搭彩楼,并在秦淮河上燃放水灯数万盏,一时蔚为壮观。

北京城地处北方,自然没有南方应天府那样的条件,虽然有河流却并不适合大规范燃放水灯,故而把南京时就有的鳌山灯会搬到午门外,规模却是放大数倍不止。

魏家人出来看花灯,自然也是准备了的,只是都是大街上买的大路货,花灯自然不如高拱递过来的精巧。

这两盏是走马灯,匠人们在灯内点上蜡烛,利用蜡烛产生的热力造成气流,令轮轴转动。

轮轴上有剪纸,烛光将剪纸的影投射在屏上,图象便不断走动,因多在灯各个面上绘制古代武将骑马的图画,而灯转动时看起来好像几个人你追我赶一样,故名走马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