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45无以妾为妻(3 / 3)

那徐怀很快就把魏国公府上的事儿说了一遍。

果然,就是两兄弟为了承袭爵位的事儿在明争暗斗。

不过和魏广德想的略有出入的是,他很快意识到下场的人可不止是这两兄弟,就连当代的魏国公徐鹏举都撸起袖子下场了。

明摆着,这是帮着小儿子打压徐邦瑞这个庶长子。

想到这里,魏广德勐然记起月前朝廷发出去的那份诰命文书,急切开口问道:“徐邦宁的母亲是郑氏?”

“正是,只是那个郑氏只是公爷的宠妾,根本算不得侧室,完全是在欺骗朝廷的诰命。”

徐怀听到魏广德的问话,点头回答道。

“呼.......”

魏广德现在想明白了,就是这么回事儿。

人家在官面上已经占了先手,虽然诰命有问题,可是毕竟已经发出去了,在朝廷没有收回前依旧是有效的。

对于后世人来说,正妻死了,要立谁为正妻还不是魏国公一个人的事儿,他喜欢谁就可以立谁?

其实,这种看法是不对的,至少在这个时代不行。

“娶妻”和“纳妾”,其实从“娶”字和“纳”字就能看出一丝区别来。

妻子乃是三媒六聘明媒正娶回来的,是主子。

而妾进门用的是个“纳”,也就是花钱买来的。

古籍中也有明确记载,“妾乃贱流”、“妾通买卖”,妾室其实就是高等奴婢,就是件物品。

因为妾的卑微,古时候妻子即便是被休弃、或者去世,主君也会重新迎娶个妻子,而不是将家里的妾室扶正,在宋朝以前,扶正妾室要被流放、罚款与杖责,还要坐牢。

这样的制度也是逐渐形成的,之前在春秋战国时期,天子势衰,礼法崩坏。

《左传》中就记载了这么个故事:“宋有生女子赤而毛,弃之堤下,宋平公母共姬之御者见而收之,因名曰弃。长而美好,纳之平公,生子曰左。后宋臣尹戾谗太子痤而杀之。先是,大夫华元出奔晋,华弱奔鲁,华臣奔陈,华合比奔卫。”

正是因为春秋时期,出现了这么多违背礼法的事,诸侯会盟企图重新恢复西周时期的社会秩序,特地将“无以妾为妻”作为会盟的约定之一。

到了大明朝,虽然官方没有明文规定禁止妾室扶正,但是不管是民间还是贵族当中,出现将妾室扶正的现象,但是也很少见,尤其是那些有身份地位的人。

此时的魏广德就在脑海中快速分析着此事的利弊,魏国公有点孟浪,不管走什么路子办成的这件事儿,只要盖子被掀开,他就要面对满朝文武的口诛笔伐。

虽然《大明律》当中确实没有禁止妾室扶正,可是这样的行为和现在的主流价值观背道而驰,所以一定会遭到抨击,甚至被追回诰命。

不过未来老丈人这点麻烦还真不算什么,最主要的还是大舅哥现在的处境就有点尴尬了。

现在的郑氏有了诰命之后算什么?

徐邦宁是庶次子还是嫡子?

魏广德不觉看了眼跟前的徐怀,他明白徐邦瑞的意思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