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章 王肃传学(1 / 2)

太学内。
当王肃出现在这里的时候,太学内诸多祭酒纷纷前往拜见。
王肃过去担任太常的时候,就曾管理过太学,况且,他本人更是天下有名的经学家,今日的名声比以往都要大。
当看到他的时候,太学内的诸多博士祭酒,却没有一个敢轻视的。
钟毓作为当今太常,自然也是出现在了这里。
当他看到一动不动的司马炎时,心里有些困惑。
众人都上前拜见,怎么就你不拜见呢?
他开口提示道:“司马学监可前往拜见。”
司马炎却摇着头,很是认真的说道:“我与司徒公有亲,倘若现在前往拜见,稍后辩论,众人岂不是以为我徇私?”
王肃这次前来太学,是为了传学而来的。
在裴秀的推动下,新版本的王学已经引起了无数人的关注,而众人也是不断的施压,希望王肃能出来给众人解惑传道。
裴秀还是没有大张旗鼓的进行推广,最后只是答应让王肃在太学内搞一个内部的传道。
除却太学内部人员外,其余人都不许旁听。
而这样的传道,往往都是通过辩论来进行的,太学一群人要跟王肃辩个明白。
司马炎不愿意过去,就是怕别人担心自己跟外公有勾结,会因为亲情而故意输掉。
可钟毓却觉得,您想的有点多了。
属实是有点多了。
就阁下的水平,别说跟王肃辩论经学了,你能听得懂他的话都算是王肃念私情尽量说的通俗!
司马炎却很是自信,他偷偷看向了远处。
在那里,曹髦正远远眺望着此处,他穿着很是普通,在几個“学子”与树荫的遮挡下,倒是没有几个人在意这边。
众人的心思都在王肃身上呢。
如此盛会,曹髦是不可能不来的。
这可是新王学的第一次面世啊。
想要改造大魏,重要的还是从思想上进行转变,这大一统战争要开始了,若是不能调整他们的思想,就算他们不敢明面上再反对出兵蜀国,但是一定会消极对待。
这不是曹髦所想要看到的,众志成城,一同为了大一统而战,这才是曹髦想要的。
王肃此刻笑呵呵的与众人相见。
正在攀谈之中,就看到远处传出了喧哗声,一人很是无礼的闯进了这里,几个甲士围在他的周围,怎么都不敢将对方给推出去。
曹髦都不用回头,心里就已经知道了来者是什么人。
钟会根本不理会那些阻挡自己的甲士,大步走向了此处。
有官员挡在他的面前,无奈的说道:“钟仆射!今日的辩论,非太学之人是不能前来的!!”
钟会就这么走到了钟毓的身边,“我是来找自家兄长的,压根就不是为了什么辩论,你们只管做自己的,我有大事跟兄长说,不必管我!”
钟毓此刻黑着脸。
你个小崽子,平日里我在府里的时候一次都不来看我,如今太学有辩论了你倒是想起还有我这么个兄长?
钟会因为有这个兄长的原因而没能继承钟繇的爵位,在爵位上弱于诸葛瞻,但是,也是因为有这个兄长,自幼受到了极好的教育他五岁失父,从那之后就是被兄长所抚养长大。
钟毓此刻很想要派几个甲士将这竖子给叉出去。
但是吧,看着弟弟眼里那期待,又看了看远处的王肃,他还是开口说道:“让他且在这里待会吧,稍后我会让他离开的。”
那些官员都是太常的属官,钟毓都这么说了,哪里还敢反对,急忙离去。
钟会笑了起来。
“多谢兄长。”
钟毓只是冷哼了一声,并不回答他。
钟毓对这个弟弟其实还是很溺爱的,当初夏侯玄因为谋反被抓进去了,司马师下令不许任何人去见他,可钟会吵着要见,钟毓这个廷尉就将弟弟送进去见夏侯玄一面。
看到弟弟一直都不愿意成家,钟毓催促了几次也没有结果,无奈的找人来过继。
别看钟毓对钟会挺凶的,但是对弟弟那种稀奇古怪,离经叛道的要求和行为,他都选择了忍让,或许是觉得弟弟年少就没了父亲,心里怜悯。
总之,钟会这极度恶劣的性格,离不开兄长的溺爱。
曹髦远远的看着这一幕,再次摇起了头。
自家麾下都是些什么人啊。
王肃并没有在意这里的闹剧,很快,他就坐在了最中间的高台上。
这里乃是有重大活动时才会动用的地方,例如有皇帝前来求学的时候,那皇帝就是坐在这里,大儒们坐在他的面前,有大家辩论经学,也是会坐在这周围。
王肃当然也不敢坐在最中心,只要皇帝坐过一次这里,那其余人是万万不能再坐的,他是靠前了一些,特意拉开了距离。
王肃清了清嗓子,开始讲述起了太玄。
太玄对于众人来说,还是非常熟悉的,王肃在太玄上的造诣,是玄学崛起时的重要支柱。
而在此刻,王肃拉长了音调,先是讲述着太玄,在说完了一段之后,开始加上自己的注释和补充。
而这后半句,往往才是最重要的。
王肃充分的展示了为什么自己有资格进儒庙。
他是真的博学,说出一段太玄的内容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