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二章(2 / 3)

会有什么过节,为了安全起见,所以他一早就想好这套说辞,只待杨复光问他,便把这套说辞拿出来,现在看来,果然用上了。

杨复光看着徐守光的脸看了老半天,显然他并没有全信。但他也没有再追问其他的,只是低着头思索了好半晌,而后说“这杞王是宣宗时的王爷”而后他看了看四周,见没人在边上,于是靠近徐守光小声道“若是按辈分来说,那杞王与当今圣人是平辈,圣人还得管他叫声皇兄嘞”

“那这杞王如今何在?”徐守光见杨复光知道杞王,赶忙追问。

“如今哈哈哈,哪里还有什么如今,大中十二不,是大中十三年时,杞王便死了”

“死了怎么死的?”徐守光虽早有猜测,但听杨复光说杞王死了,心中还是生出一股莫名伤感,不禁又追问道。

“谋反!大中十三年,因杞王谋反,宣宗便派出神策军去捉拿杞王,结果遭遇杞王府抵抗。不过杞王府终究不敌神策军,只半天时间,神策军便攻陷了杞王府,杞王应该也就在那时的乱战中死去的。”

“谋反不,他一定是被冤枉的”徐守光心中一个声音一个劲地不断重复说道。他曾从玉佩的幻境中见过杞王和杞王妃,他看得出那杞王是个温柔之人,他决计不相信这样的人会谋反。不过,徐守光很快从杨复光方才的话中又发现了一处奇怪的地方。

“杨公,您方才说杞王应该是在乱战时死去的”徐守光故意把“应该”这两字加重加长,“为什么说是应该,难道没有找到他尸体?”

“这杂家也不太清楚,这都十几年快二十年的事了,当年杂家也只是宫中一个跑腿的宫人,这些消息也都是从其他宫人那里打听来的,杂家也没亲眼见到。但听其他宫人说,似乎是事后清点尸体时,没有找到他的尸体不过,乱战中,这刀剑无眼,许多人都被砍得面目全非,说不定这杞王也是如此吧”

“”徐守光听罢沉默了好一阵子,而后他又抬起头,看向杨复光道“杨公,那杞王妃呢?”

“这杂家也不清楚了,但这谋反是大罪,是要诛九族的,想必那杞王妃也活不了吧”杨复光说罢叹了口气。

“那那多谢杨公了”徐守光沉默许久,也觉得从杨复光这里大概也只能知道这些了,于是便拱手谢过杨复光,便要退下。不过这时杨复光却叫住了他“徐少侠请留步!”

徐守光原本要走,听见杨复光喊他,便又看了过去。

杨复光又看了看四周,而后贴近徐守光耳边小声说道“说实话,杂家一直相信杞王,也觉得他是被冤枉的,但这事都过去这么久了,早就无迹可寻了再说了,就算是能查出个一星半点的,人都死了,也无济于事了。所以,还请徐少侠不要纠结于此过去的,就让它过去好了!”

徐守光听罢,思索了片刻,点了点头。杨复光见徐守光把话听进去了,便也点了点头,不过他却又像是想起什么似的,小声对徐守光叮嘱道“对了,那事过去之后,宣宗便下了旨,所有有关杞王的事不可再议,所以从那之后,这事也没有人再提过。徐少侠,今日杂家没有把你当外人,但不代表其他人也会这样,听杂家一句,这事以后也不要再跟其他人提起,恐生祸端”

说罢,杨复光拍了拍徐守光的肩膀,而后便喊上不远处警戒的护卫们一同离开了,只剩下徐守光一人呆呆站在原地。

这边的战事暂时止住了,第二日,徐守光让王建带上自己和晁千代去向杨复光辞行,准备继续向扬州去。杨复光本像让徐守光能跟着自己,于是劝他留下来劝了好一阵子,劝说无果后又给王建使了个眼色,让他也去劝劝,但王建却是一耸肩摊手,仿佛是说我早劝过了,要有用的话他俩也不会来这了

杨复光叹了一口气,他见徐守光一再坚持,知道他已然下定了决心,便也只好作罢。

之后,杨复光唤来副官,让他去支度使处取了一百两银子,赠与徐守光,又亲自挑选了两匹快马给到二人,并且亲自率领几位都头一并到了营门口,给徐守光和晁千代送行。

营门口,徐守光与杨复光、王建等人一一话别,而后翻身上马,与晁千代一并沿着道路向南边江陵府去了。

这扬州在邓州东边,但二人却往南走,全是因为若是走陆路,势必要经过蔡州一带,而当前那一带还是由秦宗权控制着,秦宗权残暴嗜杀,蔡州附近百姓都近乎被其杀光吃了,若是从那走,本就危险万分,更不要说二人在邓州还帮助杨复光对付过秦宗权了。所以二人这才不得不从江陵府那儿走水路,通过长江顺流直下抵达扬州。

几日后,二人便来到了这江陵府。这江陵府不愧久负盛名,街道上人来人往,行人穿梭不息。商贩、小贩、游医、走卒等各色人等在狭窄的街巷间摩肩接踵;沿街的店铺琳琅满目,有的售卖丝绸,有的售卖陶瓷,有的售卖茶叶,有的售卖香料,市场上的商品琳琅满目,从日常的粮食、蔬菜、鱼肉到各种工艺品、书籍字画等应有尽有;市井中还有各式皮影戏等、引得一大堆小童蹲坐在幕布前观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