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六章 危墙之下(2 / 3)

悍卒斩天 三青色 1942 字 2个月前

地吐了口唾沫,道:“白日宣.淫,这就是你的礼义廉耻?不愧是我白云城的好男儿,大丈夫。打你本姑娘都嫌脏了手。”

红裙少女收起凤舞鞭,不再理会马车上羞愤欲死的翩翩公子,挤开人群大踏步朝城门走去。

远处,不知何时停下脚步的大和尚,笑着摇摇头,呢喃道:“真是一个睚眦必报的小女人。”

说罢,转身继续前行。

“啊!军爷,您要做什么?!”人群里突然响起翩翩少年惊恐地叫声。

原来是一个穿盔戴甲的军官走到马车旁,不由分说,掐着翩翩少年的后脖颈把他从马车上提了下来。

翩翩少年双脚踢腾,惊恐万分。

“本军爷见你骨骼惊奇,是块当兵的好料,遂征你入伍。”军官脸庞冷峻,声音如打铁,铿锵有力,不容置疑。

“不。不。不。本公子不愿入伍!”翩翩少年大惊失色,脑袋摇得和拨浪鼓一样,把发冠都摇散了,顿时披头散发,哪还有半分翩翩之风。

“军爷,本公子有的是钱,本公子可以缴纳双倍,哦不,十倍进城费用。军爷,您行行好,放过在下可好。”少年哀求。

“你的银钱已经充归军费,你现在没钱了。”军官蛮横,不讲丝毫道理。

“你——你——本公子要见你的上官,本公子要告你强掳良民,强抢民财。”少年歇斯底里。

“等你活着从战场回来再说吧。”军官冷笑,提着少年走到征召登记处,把少年随手扔给几个负责登记的下官,道:“给他登记,先锋军。”

“是!长官!”下官领命。

“不——”

少年听见‘先锋军’三个字,吓得一声惨嚎,竟眼白一翻昏死过去。

先锋军,那可是两军对阵冲杀在最前面的军种,是除了‘敢死营’伤亡最重的军种,一场戮战下来能十存一二就算幸运的。

他还年轻,还有大好人生等着他享受,他不想死啊!

只可惜冷峻的军官根本不给他反抗的余地。

军官冰冷地目光扫视一圈人群,命令道:“若再听到有人说些轻视入伍儿郎的风凉话,统统没收全部财产,强行征召,并且归入先锋军。”

“是!长官!”下官大声应命。

军官往地上吐了口唾沫,嘴里骂骂咧咧道:“娘希匹的,一个个美曰名‘君子不立危墙之下’,都他娘的去当君子,挤破头往龟壳子里钻,那谁来扛着危墙不倒?狗日的,还不是靠咱们好儿郎们豁出性命给他们扛着!”

……

位于大禹南境中部位置,有一道东西纵横绵延的山岭,因其全长三万六千里,东西纵横,几乎把南境靠中间一分为二,是南境最具标志的地貌之一,故而得名南岭。

因南岭的存在,南境又分岭南和岭北。

南岭是南境境内的一道天然屏障,占据南岭,既可南北进攻,又可东西纵横,所以南岭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。

然,兵家有言:欲夺南岭,必先取雁城。

雁城是南境一座特级主城,其整座城南北横跨在南岭上,占据着南岭三处平缓地势中的一处,乃连通岭南与岭北的交通要塞。

可欲取雁城,难如上青天。

六十八年前大牙人一路北侵,为取雁城,生生战死一百三十万大军,乃是不惜一切代价用尸山血海硬堆下来的。而三年后张屠夫一路向南驱逐大牙人,于雁城城墙下留下九十万将士性命,方重新夺回雁城。

遂雁城又有埋骨之地之称。

雁城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,但开放的只有南北城门,因为东西城门是行军要道,通往岭顶的各处军机要塞,所以闲杂人等不得靠近。

出雁城北门,大道平坦,一路向北,名雁北路。

雁北路全长六百里,通金城,金城往北是皓月城,再往北便是白云城。

四月二十五,天晴万里。

从上个月中旬到现在,雁北路上逃难的难民就如雨前的蚂蚁,络绎不绝,从未断过。

起初难民是由南向北迁移,因为岭南以南大旱,老百姓实在没得吃,只能去往旱灾相对轻一些的岭北,祈求找一口活命的吃食。

但是从这个月初开始,难民突然开始向南迁移,如蜂群般涌入雁城。因为岭北不知从哪里钻出来的大牙人,正在四处烧杀抢掠,所过之处寸草不生。

往北去的路被大牙人砍断了,他们只能退回雁城。

今天的难民比昨天又多了一些,让宽敞的雁北路显得拥挤了些。

烈阳高悬,烘烤着大地。

路上时不时有人中暑栽倒,有些人在亲朋的抢救下还能再醒过来,但有些人倒下后就再也醒不过来了。

悲戚的哭嚎声时而响起,但很快就会被制止。不是不能哭,而是不敢哭,因为哭多了会死人。

大地干裂,河干井枯,身体极度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