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一章(2 / 3)

蜀道难 龙楼 2127 字 8个月前

隐笑了笑,眼尾叠起的褶皱,让他看起来十分和气。

他似是无奈道:“周仵作多心了,本官确实只是来探病而已,喝了这碗茶便告辞了。”

而后,他确实只喝了两碗茶,拿了一些她家的梨和瓜就回去了,仿佛真的是来探病。

但沈缨却不敢大意,他总觉得邱少隐这一趟定然是在暗示什么。

这一日,她睡得很晚,借着昏黄的油灯亮光,仔细看着一张纸。

上面写了邱少隐这些年来做的一些事情和亲近的人,百余字,清清白白的一个人。

她靠在床头合目思索,混合着查到的消息和邱少隐的话。

夜幕沉沉时,她忽然睁开眼,脑子里闪过几个字。

“扶正固本,王记药行。”

他指的会是那个意思吗?

第二日清晨,沈缨备了几分薄礼带着小妹出门。

去的是永昌最老的家族,王家。

或许是她多心,邱少隐出现在她家就本就古怪。

说不上哪不对劲,就觉得这个人不该登她家的门,也不该带什么话。

他那番话里有玄机,而她思索许久,或许,他是在向她传递某种信息。

比如,让她去拉拢王家。

官府不可能真的和林府及那些大族宣战,唯一的办法,就是联合其他势力。

芙蓉巷暂时退避,象征林家地位的文昌塔也被搅的灰头土脸,但林家依旧不可取代。

此时,百年老族的王家,便是现成的刀。

王家若起复,必然能分一分林家在学子间的势力。

百年名门,诗书传家,永昌第一个学院便是王家开办的玉山书院。

鼎盛时学子逾千人,尤其是玉山雅集。

三十多年前,能引来天下学子齐聚,其盛名,即便是现在的鹿鸣宴都难以企及。

可惜的是,王家出了事端,书院关停,雅集不聚,终归是没落了。

可王家低调,根基又深,大概也不卖官府面子。

所以,邱少隐想到了她,想顺着她探一探王家的底。

沈缨牵着小兰站在王家宅院门口。

王家大门紧闭着,老旧的木门上刚补的漆还没干,深一块浅一块的。

劣质漆的刺鼻气味飘的很远,人们纷纷绕道而行,整个王家透着破败与清贫。

“吱呀……”木门被缓慢打开。

沈缨上前行了一礼,开门老伯磕了磕烟斗让她们进去。

“小兰,一会儿你去大夫人那里找王安习字作画吧,写累了便给他讲讲村子里的趣闻。”

小兰点点头,高兴地说,“那我便讲三狗子家的事,他爹在隔壁偷了个小寡妇,被他娘抓了现行,三人打成一团,三狗娘真是女中豪杰,将那狗男女打的落花流水。”

沈缨在她头上拍了一巴掌,训斥道:“讲这些乌糟事做什么,脏人耳朵,你讲点干净事。”

“干净?那我讲梨花她姐的事,听说她二姐在河里洗澡时脱的光溜,被村里抓鱼的一对兄弟全瞧见了。”

沈缨停住脚,盯着小兰。

这丫头是遭了什么邪,怎么总是听这种事。

正要张嘴训斥,就见小兰小心翼翼地问:“阿姐,这个也不干净么?”

沈缨对上那双单纯而略有些懵懂的眼睛,有些揪心。

她作为长姐本该教导妹妹,却终日奔波于一些不三不四的地方。

妹妹懂事,从不缠着兄长和姐姐,便自己出去玩,消磨时间,有时甚至会给父亲讨来饭食。

训斥的话在嘴里嚼了嚼,终究是咽下去了。

她牵起笑容说:“王家从洛阳带回来一个厨子,做的东西很好吃,你记得少说话,否则肚子会漏气,你就吃不多了。”

果然,小兰点点头,不再口出狂言了。

两姐妹一起往里走,偶有洒扫的下人过来,会笑着和他们打招呼。

王宅的位置并不偏,周边其实十分繁华,但高墙和老树将院子围了起来,倒是闹中取静。

院子里一砖一瓦都刻着时代印记,树木芳草也散发着厚重浓郁的味道。

“阿缨姑娘可算来了,我家姑娘都催问了好几次,生怕我们看错眼,将你挡在门外。”

王惜的乳母赵氏笑着迎了上来。

沈缨将手中的糕点递过去,笑着说:“她哪是急着见我,怕是着急地从我手里抠点消息吧,怎么,出去也没消停?又想出什么鬼点子了。”

赵氏夸张的叹了口气,捂着额头说:“也不知道从哪里听到的坊间传闻,说是要写什么鬼怪故事,这次要写什么无头鬼吃人,你说说,没头还吃什么人?”

赵氏白胖,一副慈善模样,大约是习惯了自家主子的奇思怪想,说起这些事,没有一丝害怕。

沈缨听着